新一轮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在即http://www.healthr.com 2022年04月13日 10:45 作者:梁倩 来源:经济参考报 对此,姚树坤表示,发挥药物经济学作用,对价格过低的基本药物适当提价,为生产企业留出合理利润,以免让质优价廉、不可替代的“救命药”消失在基层。 事实上,近年来药品断供时有发生。2017年,广东、宁夏多地发布药品断供警示,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在官网公布了未按合同供货,以及未及时供货的名单,要求生产企业十天内及时供货配送。这份涵盖1004个品规的药品名单中,其中711个是基本药物、急抢救和临床必用药等。同年,宁夏药招办也表示,16个中标药品因价格、GMP证书到期等原因出现生产企业不供货或不正常供货情况,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药保障。值得一提的是,这16个药品中15个属于基药,有11个中标价在2元以下。 “新版基药目录调整,应把供应保障放到首要考虑因素之一。”姚树坤说,优先纳入本土生产药品,并最大化地避免出现“独家供应”,针对同一个通用名的非独家品种,至少纳入2家以上不同厂商的药品;针对独家品种,至少纳入一种同一作用机制的可替代药品。同时,加速建立基药信用评价体系和短缺预警体系。 姚树坤建议,将更多中国本土生产的药品纳入目录。他认为,国内产业链更稳定,价格更亲民。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倡,在本地生产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并且质量可靠的基本药物,以保障供应。另外,避免出现“独家供应”,至少纳入一种同一作用机制的可替代药品。最新的第22版WHO基本药物清单,总计460种基药中有121种药品有可替代药物,单一品种可替代药物数量最高的多达5种。 “建立基药供应信用评价制度。”姚树坤说,当发生短缺或断供时,监管部门对相应厂商作出失信处罚,严重者取消其基药目录资格等,提高失信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