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委联合发文进一步缩小进口医疗器械减税范围http://www.healthr.com 2021年12月22日 10:17 作者:魏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此外,四川省政府采购网今年4月也发布《省级2021-2022年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清单论证意见公示(医疗卫生设备类)》,规定仅59种医疗设备可选择进口产品。 实际上,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曾发布通知,要求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鼓励公立医院优先使用国产医疗设备和器械,并不断将这一政策落实为省级层面的采购规定。 史立臣指出,未来价格的竞争将会变得非常关键。“市场给了企业,价格就需要下降。但因为市场扩大后,数量会增多,即便单价降低后,数量也会弥补单价下降后的亏空。” 但如果国外企业拉低价格以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价格优势可能丧失。王宝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相关政策发布将在一定程度上抬高进口医疗器械价格,有利于国产医疗器械参与竞争。但如果国外产品质量依然占优势,其可能仍然具有竞争力。 因此,国内企业需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构建医疗器械国产化创新生态。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学院院长程云章曾指出,医疗器械创新开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关联部门多,因此医疗器械产品开发一定要立足临床需求,同时创新开发路径,将研发实力和金融手段相结合。 王宝亭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出来”,且性能过关,才能参与竞争。其实我国已有部分器械可以实现国产替代,但有些还得依赖进口,例如诊断试剂类产品,按销售额计算,目前外企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约40%~50%。 据了解,医疗器械可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类,因高端医疗器械具有高附加值、高竞争壁垒等特点,市场空间巨大。具体来看,高端医疗器械主要分为影像设备、治疗设备、体外诊断产品和植入介入材料四大方向,涵盖超声设备、MRI(磁共振成像系统)、CT机、手术机器人、血液透析设备、基因测序仪、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等产品。 在市场规模方面,据招商银行研究院,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8000亿元,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器械市场年20%的市场增速约为全球医疗器械和国内药品市场增速的4倍,市场空间巨大。 但从产业结构看,国内医疗器械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大部分高端医疗器械仍由外资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归其原因,我国医疗器械发展时间较短,与GE、飞利浦、西门子等外资巨头差距较大,核心技术为国外掌握,目前我国许多核心零部件、原材料、高端医疗设备等仍要依赖进口,因此加速实现国产替代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研发能力等逐步提升,国产替代步伐正在加速。 高端器械设备具有技术壁垒高、国内起步晚等特点,近年来国内也逐步涌现出了一批以海泰新光、开立医疗、迈瑞医疗为代表的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国产企业。西部证券认为,在医疗新基建的行业背景以及政府对于国产器械的大力扶持趋势下,国产高端医疗设备企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例如,目前监护仪已成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根据《中国医疗设备》数据显示,2018年迈瑞医疗、理邦仪器、宝莱特等国产企业合计占据我国监护仪市场份额超过70%。其中,迈瑞医疗2020年实现销售28万台,近五年来CAGR为20.7%,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全球市占率第三,美国市场市占率第三的监护仪龙头。 冠脉支架国产替代率也处于较高水平。根据2020年国家冠脉支架集采结果显示,价格均从1.3万元左右降至700元左右。其中,国内企业微创医疗中选两个产品,合计拿到接近四分之一(24.2%)的采购量;乐普医疗中标一个产品,获得11.2%的采购量;吉威医疗则拿到9.4%的采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