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热线:010-82197575
医药英才网 > 行业资讯 > 医药行业资讯 > 药品不良反应中药占比连续5年下降

药品不良反应中药占比连续5年下降

http://www.healthr.com 2020年05月13日 09:1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同时,中药行业大量投入、持续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更是安全性提升的关键。“中药产业链很长,相比于化药,需要控制风险的环节更多,中药行业近年来从资源、制剂、质量标准、运输存贮到临床用药都开展了大量研究,中药制药装备的升级改造也开展得较好,不少制药企业都实现了生产线的全自动化和智能化。”黄璐琦说。

  以中药注射剂为例,根据2016年相关报告显示,在中药给药途径分布中,注射给药占比高达53.8%,但到了2019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按照给药途径分布,注射给药占比已降至45.5%。

  对此,黄璐琦表示,中药注射剂给药占比从2014年开始下降,到目前已持续6年。中药注射剂是中药行业充分利用现代制药技术,提升制剂水平,扩展给药途径的有益探索,有效地提高了中医药应对急、危、重症的水平。如在武汉开展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就使用了喜炎平、血必净、参麦、痰热清等注射液。

  目前社会中仍有一些人对中医药抱有否定态度,对此,黄璐琦认为,毋庸讳言,中药总体来说研究基础较薄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性循证证据较少,中药行业也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展中药的循证评价,产出高级别、高质量的循证证据,以证据回应质疑,是中药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加快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2019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就是要借助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优势,联合国内各大科研机构,为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可喜的是,目前已有一批高级别、高质量的中药有效性循证证据,已经证明了中药在重大疾病、常见病、疑难杂症的防治上是有显著疗效的。比如,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方面,在治疗恶性肿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中位生存期、防止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等方面,中药是有优势的。

  “药品的安全性研究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中药行业仍需加大研究力度,建立不良反应常态化研究和监测机制,不断提高中药的安全性,为中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百姓用药安全而努力。”黄璐琦说。

  仝小林:鼓励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

  仝小林院士表示,中医药发展过程中,要有效利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以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和安全性。他强调,使用中药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好适应证与使用时机。如果适应证用不对,就算是好药也可能会出现不良的毒副反应;有时适应证虽然掌握好了,但如果应用时间不对,如应用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有些累积性的不良反应出现。

收藏 | 关闭

扫描二维码

关注"英才网联"公众号

行业找工作手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