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药物:精准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小宇宙”http://www.healthr.com 2020年04月23日 08:42 来源:科技日报 近年来,抗体药物已多次应用于“阻断”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等侵入,主要思路就是支持免疫系统的工作,让病人好好活着、动员免疫系统,或者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阻止病毒入侵。 此外,在应对肿瘤和炎症的治疗中,抗体药物同样也显示出优势,比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修美乐、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等世界知名药物都属于单抗这个领域。 实现“公斤级”产能还得过几道关 “目前最关键的工作还是寻找特异性强的中和抗体。”徐伟认为,虽然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宣称找到了一些新冠病毒抗体,但是还必须通过临床检测才能验证其是否可准确识别新冠病毒。 其次,就是验证抗体的中和能力。因为科学家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抗体都能有效阻止病毒侵入人体细胞。 “新冠病毒感染的原理是通过病毒颗粒表面的S蛋白与人体ACE2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被转录酶复制,重新组装成大量新的病毒,又去继续感染其他细胞。中和抗体需要能够结合S蛋白,阻断和受体的结合而入侵细胞。其次,抗体结合病毒后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或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裂解病毒。”徐伟说,但是有的抗体可以识别新冠病毒,也能连接病毒,却不能有效中和,这样的抗体不具备药用价值。 寻找到特异性中和抗体并完成一系列体内体外检测和安全性实验后,拿到该抗体的特有氨基酸序列就可以开始构建稳定细胞株。再通过工艺的优化,制药企业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其实这就是一个细胞工厂,让细胞去生产大量抗体,满足了临床上对于抗体药物‘公斤级’产能的需求。”徐伟介绍说,生物制药企业必须具备稳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保持体系,否则生产出来的抗体药物活性和稳定性都得不到保证。 据徐伟介绍,目前抗体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周期基本都在一周以上,如果抗体药物质量不佳,可能注射到体内几小时就代谢掉,就起不到相应的治疗作用。有些时候可以通过蛋白工程对Fc端(抗体在铰链区被分离成Fab和Fc两段)改造提高抗体的长效性。(记者 张晔 通讯员 姜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