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热线:010-82197575
医药英才网 > 行业资讯 > 医药行业资讯 >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

http://www.healthr.com 2022年10月26日 14:52 作者:尤方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年,南京开始试点“家庭养老床位”。4年来,全市建成“家庭养老床位”5701张;2022年还将开设“家庭养老床位”3050张,向7009户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高晓兵认为,这一探索使养老服务的供需两方均可受益。就老年人来说,既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床位费,同时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当中得到专业化的服务。对养老服务的供应方来说,则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土地建设费用。

  打造健康老龄化

  老龄健康也是老年服务保障瞄准的重点。王海东强调,“十四五”期间要建立完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如何让老年人就近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施红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型公立医院应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作为扎根基层的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老年人的关系更为密切,能够掌握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基于此特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负责老年人健康档案的建立、慢病管理、康复营养等工作。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甚至可考虑适度转型,根据区域内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实际需求,设置和增加提供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床位。

  大型公立医疗机构则更多需要负责急危重症的治疗。除此之外,既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定期出诊等方式为基层机构提供支撑,亦可以科学、系统地培养居家医养结合应用型人才。双方应当加强深度融合,一方面建立完善医疗、康复、护理的双向转诊机制,另一方面也要使医疗信息的共享与利用率最大化。

  医养结合服务深受老年人欢迎,事实上,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对于医养结合的需求不尽相同。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应坚持“低龄老人以养带医、高龄老人以医带养”原则,打造连续性和整合型医康养护服务供给体系。

  具体而言,针对身体状况良好、失能失智占比不高的低龄老人,选择以养带医模式,以社区为中心,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以家庭医生为纽带、健康档案为基础,全科和专科急慢分治,建立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相衔接的服务供给体系,主要满足低龄老人在社区养老生活服务、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和突发的住院治疗服务需求。

  针对老年疾病多、失能失智占比高的高龄老人,选择以医带养模式,以机构养老为主、社区居家养老为辅,家庭照料、机构照护和医疗护理资源充分配置,建立专业协作的整合性医护供给体系,主要满足高龄老人在健康管理、急诊救治、医疗康复、失能失智长期照护、临终安宁服务等方面的医康护养服务需求。

收藏 | 关闭

扫描二维码

关注"英才网联"公众号

行业找工作手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