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靶向转化治疗” 晚期肝癌治疗有了新标准http://www.healthr.com 2021年06月08日 09:24 作者:张保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初露锋芒 成效喜人 近年来,免疫阻断点抑制剂不断推出,实体肿瘤免疫治疗成效显著,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疗效持续提升,两者协同的联合方案疗效取得重大突破,为晚期肝癌患者“转化治疗”创造了条件。 2016年初,卢实春率领团队开始了免疫治疗晚期肝胆系统肿瘤的探索。2016—2019年间,他和团队开展“免疫+靶向组合方案”治疗晚期肝胆肿瘤的先导性研究,发现疗效喜人,十多例患者成功转化并接受了手术治疗,总的生存时间获得了实质性延长。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团队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了“抗PD-1/PD-L1抗体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新辅助治疗研究”。巧合的是,该组合方案与美国FDA随后公布的晚期肝癌“突破性治疗方案”内涵完全相同。 在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峰会上,卢实春团队发布了“转化治疗”晚期肝癌的前瞻性研究数据。2021年5月,该研究数据摘要再度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年会上。“我们的研究成果和数据对于医疗界同仁和患者是极大鼓舞。‘免疫+靶向的转化治疗’方案再结合‘放疗’‘介入’等局部治疗,效果还能更好,更多惊喜可期。”卢实春表示。 除卢实春团队外,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国内多家医院的肝胆外科团队也开展了同类临床实践,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求同存异 凝聚共识 面对全国多个团队晚期肝癌“转化治疗”取得突破的可喜局面,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指导下,卢实春联合蔡建强等业内专家,特别是长期致力于晚期肝癌“转化治疗”研究和诊疗的专家就相关问题开展研讨,按照求同存异,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原则,梳理总结经验并形成了一部具有普遍参考和指导意义的专家共识。“今年4月底,《共识》在线发表,上线数小时内阅读量就超过5000次,目前已过2万次。其受业内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卢实春说。 “面对我国每年新增近40万肝癌患者且绝大部分是晚期的严峻形势,面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提高15%的艰巨任务,我们医学界必须全力以赴,而《共识》就是我们践行使命的重要成果,它因时而生并将不断更新发展。”卢实春说。 愿景可期 使命光荣 展望未来,卢实春表示,将继续探索更好的联合方案,努力提高转化效率,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较大提高。 卢实春特别提到,免疫、靶向药物疗效稳步提高的同时,价格因国家集采政策等因素而大幅下降。绝大多数免疫、靶向药物已国产化,而且这些药物部分已纳入医保,最高可报销九成,大大降低了患者负担,这为“转化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