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启动建设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建立全链条平台http://www.healthr.com 2020年07月24日 14:47 来源:澎湃新闻 “到2025年,显著提升本市生物安全应急管理、科技攻关能力,为将上海打造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保障。” 这是7月24日正式公布的《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也已进入新阶段,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重大突发、新发传染性疾病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为此,上海市科委与市卫健委会同市药监局、市经信委、市教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共提出了18项主要任务、42项具体工作,涉及14个不同委办局,其中有几项重大部署值得关注。 首先,为了加强应急科技攻关体系建设,上海将启动建设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整合本市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领域的优势单位,建立覆盖病原学、临床、公共卫生、信息技术、公共管理等多学科的全链条开放平台。 其次,将加强病原体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实施意见》提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开发智能溯源系统等重大疫情防控系统,实现重大新发传染病的早起感知多点触发预警。 第三,要提升企业参与应急研发与生产的服务保障体系与能力。《实施意见》表明要加强“平时”培育与储备,在检测试剂(盒)与设备开发等方面开展布局和实施项目,支持企业开展公共卫生产品研发和生产;通过研发经费的后补助等方式,鼓励疫情应急防控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 最后,《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规范的科技攻关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科技攻关信息,强化舆情监测和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并针对科研人才培养也提出了系列政策举措。 公共卫生应急科技攻关有何不同之处? 7月22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专家组成员吴凡教授根据本次疫情的经验,回应了应急科技与往常科技攻坚的差异。 “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应急处置现场,因而科技攻坚也要服务于应急现场处置。”吴凡说,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中国的上半场是应对境内传播,而如今的下半场则是应对境外传播输入的威胁。 吴凡介绍,应急场景科技攻关需要“边研究边应用边转化”,此外为了保障速度,需要多单位齐头并进。最后,应急科技需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例如中国不断更新新冠肺炎临床诊疗方案。 上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药物及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制度保障上都取得进展。 据吴凡透露,药物研发方面,目前上海的君实生物等多个单位的项目获得科技部支持。君实生物的抗体药物已于7月7日完成了中国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给药。 在疫苗方面,上海的mRNA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多个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日前,复星医药和德国BioNtech公司联合开发的mRNA疫苗已获批进入临床阶段,斯微生物等机构的疫苗研发工作进展顺利。 在检测技术上,上海的之江生物、芯超生物等公司的新冠病毒检测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审批上市,检测产品数量居全国前列,其中核酸检测试剂获批数量为全国第一。宝山太平货柜公司等单位研发的移动式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是国内首个符合国家海关《移动式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技术要求》,具有标准集装箱尺寸的P2+级别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目前已部署在上海浦东机场。 |